当地时间3月31日,举行了一次国际气候会议。 会议的主办国是英国。 会议讨论了气候与发展问题。 英国先后邀请了包括印度和美国在内的35个国家的高级部长。但是,世界上主要大国之一的中国受到邀请但没有出席,主要是因为英国是东道国。
这次会议被公众广泛认为是今年2021年在格拉斯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的“序幕”。 会议的某些主题可能已成为未来联合国气候会议的主题,但在没有中国的情况下,即使是英国官员也承认会议的效果远未达到预期,而英国媒体则更为直接,指出了这样做的原因,因为英国是东道国。
自英国完成无协议脱欧以来,它一直渴望展示其作为世界大国的形象和影响力。 一方面,它紧跟美国在国际政治中的步伐,并大力反抗中国。 另一方面,它不愿意从经济上与中国分离。 这种关系是因为英国深知,英国经济摆脱这种局面的先决条件是与中国市场建立紧密联系,而不是反过来。
在英国,这种“冷酷的政治和廉价的”行为在其他西方国家也可以看到,您不喜欢它。 在3月31日国际气候会议的同一天,英国还主办了G7(G7)当地时间贸易部长会议。
英国贸易真相大臣主持了七国集团会议。
会议召开前,东道国英国贸易大臣特鲁斯先生对中国发表了“冷酷的话”,似乎他想为七国集团会议定下基调。 他接受《金融时报》威胁说:“现在是时候对中国及其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的行动采取强硬路线,同时使世界贸易组织现代化。从许多方面来看,(世界贸易组织)仍然停滞不前。” 1990年。
她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时,中国的经济规模仅为美国的10%。可笑的是,中国仍然声称自己是发展中国家,这些规则需要改变。”
英国《金融时报》提到,真相的论点类似于特朗普政府否认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地位。 但是,中国商务部驳斥了美国否认备忘录中包括中国在内的部分内容。 发展中国家成员不符合事实,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和精神。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在许多方面赶上发达国家仍需要很长时间。”
此外,在采访中,特鲁斯还宣布,英国是继“英国脱欧”之后的自由贸易的“支持者”。 尽管他对中国的新疆事务有很多意见,但他还断言这与英国为与北京建立更深的贸易和投资关系的外交政策努力并没有矛盾。
七国集团举行了贸易部长视频会议。
值得一提的是,英方在会前对中国贸易发表了严厉评论,但在会后的联合声明中并未提及中国。
根据英国政府在会后发表的总统联合声明,会议分为三个主要议程:“自由和公平贸易”,“现代贸易”和“数字贸易”。 值得一提的是,全文中没有提到“中国”,但无论是会议前的展望还是会议后的分析,外国媒体都认为这次会议“针对中国”。
声明的第一部分表示,七国集团贸易部长支持为所有国家和人民建立一个自由,公平和有效的全球贸易体系,并强调这将为世贸组织的改革增加“政治动力”。 世贸组织必须在透明度,特殊和差别待遇以及争端解决方面做重要的工作。
该声明提到,扭曲市场和竞争的做法导致效率降低,对系统的公正性和信任度下降。 这次会议重申了促进“真正公平竞争环境”的重要性。 展望未来,七国集团贸易部长会议将讨论市场扭曲做法对我们经济的影响,例如有害的工业补贴,包括那些导致某些部门产能过剩的工业补贴,并将共同制定解决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
在第二部分中,该声明主要提到了碳排放和环境问题,并指出它将深化关于贸易,气候与环境之间联系的讨论,重点是寻找合作机会和促进可持续供应链。 此外,七国集团成员将致力于在世贸组织关于渔业补贴的谈判中取得有意义的成果,因为这对环境的可持续性具有重大影响。
声明的最后部分指出,七国集团一致支持开放的数字市场,反对数字保护主义。 部长们“决心在全球范围内促进数字贸易”,并寻求公平和包容的全球治理。
该声明并未提及中国,但在国外媒体分析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G7对中国的味道。
Politico网站将此声明分析为“针对中国”,并誓言将采取集体行动解决“有害的工业补贴”和其他扭曲市场的做法。
报告还指出,联合声明并未提及中国,但在工业补贴方面,“七国集团对中国贸易惯例的担忧显而易见”,因为“中国对国内公司的支持一直是西方经济体的大问题。” 这些指控也基于美国提供的“调查”。
中国商务部已经对有关指控作出了回应。 美国的调查无视事实,使用“替代国”的方法,滥用对不利事实的推定,严重损害了中国公司,加工业和美国消费者的利益。 中国对此表示强烈反对。 中方将密切关注案件进展,继续鼓励和支持中方企业积极响应这一要求,并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方企业的合法权益。
“政治家”对声明的其他部分进行了解释,并声称七国集团成员国在关税,气候和数字贸易方面存在差异,该声明还“避免了”某些问题。 例如,该声明没有提到特朗普对其他七国集团成员进口的钢铁和铝征收关税,这实际上仍然是美国与欧盟之间摩擦的主要问题。
总的来说,英国紧追美国,并希望成为一个大人物。 在七国集团峰会上发动对中国的进攻并非完全成功。 会后,他宣布未命名中国。 G7成员国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日本。 可以相信,德国和法国尤其不想与英军接力棒一起表演,他们取得了如此的三心二意。